2016年11月4日,西安市規(guī)劃局公布了“西安市近現(xiàn)代建筑批保護名錄”西安儀表廠位列其中,成為我市首批被保護的近現(xiàn)代建筑之一。
西安儀表廠位于我市玉祥門外,勞動路地鐵站口,創(chuàng)立于1954年,是我國個五年計劃重點工程之一,是國家個大型儀表廠,號稱亞洲,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親自抓的項目。儀表閥門工程所用鋼筋水泥材料是與人民大會堂工程一同采購的,工廠是由民主德國馬格德堡設計院設計的,它集中了民主德國奎得林堡、馬格得堡等十幾個儀表廠的精華,裝配大樓主樓為7層(包括地下室一層),形狀酷似飛機,故稱為飛機大樓,工程由省建一四工程處承建,時任西安市副市長李庭弼同志親自蹲點督建。建成后美麗壯觀的飛機大樓成為我市西郊的一座標志性建筑。大樓為整體澆注框架結構,地基深近20米,采用的是滿堂和箱式雙結構,底下還有近一米厚的三七土層,所用鋼筋直徑5公分以上,樓板30多公分厚,大樓支撐立柱間隔6米,每個立柱為0.8米見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平方米負重一噸以上,在高層都可安裝大型機床和設,屬全國罕見。大樓可耐受8級地震, 1976年松潘地震時期,趙耀文廠長組織動員職工到大樓里去躲避,并告訴大家在大樓里放心安全,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飛機大樓外還有與大樓配套的附加建筑群,以飛機大樓為中軸線對稱分布,大樓前方是工廠南門樓,兩邊為帶有地下室的東西辦公樓,內(nèi)設有會議大廳和外賓接待室,大樓兩側雙翼中間是東西變電站,西側地下室為全廠提供壓縮空氣的大型空壓站,精密儀表車間均為人字形的木地板,其他車間均為水磨石地板。整個大樓由中央空調(diào)集中控溫,所用設全由德國進口。
飛機大樓前翼東西兩側為苗圃花園,各種花卉俱全,為全廠各部門輪流更換花盆。全廠有數(shù)十顆法國梧桐樹,西安儀表廠歷年是園林綠化先進單位。大樓的后邊是占地5萬平方米的貝殼型屋頂?shù)臋C加工廠房,具有天然的采光條件,廠房明亮高大,通風順暢。廠房內(nèi)裝有近千臺德國產(chǎn)的各種大小機械加工設。
金工車間兩側馬路西面是工具熱處理車間動力車間,機修車間和儀表表板車間。金工車間東側是沖壓車間,表面車間,和彈性元件車間。金工車間后邊是金屬材料庫,成品庫,輔助材料庫電子元器件大樓,油料庫,化學品庫。其中的校驗設能夠?qū)M廠材料進行各機械和電氣性能的檢測。庫區(qū)通有火車專用線,西儀成為西北地區(qū)軍工、民用兄弟單位特許物質(zhì)的調(diào)撥轉(zhuǎn)運站。
總之,西安儀表廠建筑群是我市的一座歐洲德國的工業(yè)建筑群,今年4月1日西安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一行來到西安儀表廠現(xiàn)場視察時,對各種建筑內(nèi)部結構外表用專業(yè)的科學術語表述,不愧是文物專家法學博士。
1960年4月29日陜西日報報導了由新華社記者安克仁、何愛群所發(fā)的新聞報導,標題是:“西安儀表廠正式投入生產(chǎn)”文章開頭是:全國的現(xiàn)代化綜合性的熱工儀表廠—西安儀表廠,已于4月28日勝利建成,時任中共陜西省委書記西安市委書記張策同志在開工典禮大會上贊揚職工的建設成就,感謝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全面支援,西安儀表廠的誕生是中德友誼的一朵鮮花。
西安儀表廠的發(fā)展傾注了幾代人的心血。儀表閥門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富春、、李沛瑤、、、儀表閥門、郭沫若都親臨工廠視察,中央部級與陜西省歷屆領導劉瀾濤、霍士廉、程安東、白清才等同志多次來廠視察,關心西儀的發(fā)展。來廠參觀的還有意大利總統(tǒng)佩爾蒂尼、歐洲共同體主席雅克、德洛爾等國際友人,就連末代皇帝溥儀也來西儀領略新中國建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于1960年3月23日來廠參觀并賦詩一首:東風吹放百花枝,西儀插上大紅旗。三敢三邊三結合,一心一德一盤棋。阿房遺址成塲廠,魯圣前規(guī)見表儀。(注)春在紅旗生力滿,工人智慧與天齊。(注):“魯圣”指魯班,民間稱為圣人。
在當時歌頌三面紅旗的那個年代,西儀插上大紅旗,對西儀人可是的獎賞了。該詩經(jīng)郭沫若修改后發(fā)表在陜西日報和西安日報上,后被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學卷第四卷中。
西安儀表廠也不負眾望,為我國石油、化工、冶金、電站等國民經(jīng)濟重要部門提供了先進的工業(yè)自動化技術裝和服務,產(chǎn)生了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西儀集團技術中心是國家首批四十家技術中心之一,還有一個全國壓力測試中心,一個工業(yè)自動化儀表研究所和四個中外合資企業(yè)。1979年以來從日本橫河,美國羅斯蒙特、德萊賽等世界廠商引進了多項高水平產(chǎn)品的制造技術,西儀集團先后榮獲全國質(zhì)量效益型企業(yè),中國500家效益企業(yè)稱號,企業(yè)技術進步獎,“五一”勞動獎狀等數(shù)十項國家及省部級榮譽稱號和獎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從60年開始西安儀表廠在軍代表室軍工辦的協(xié)調(diào)下,為我國核工業(yè)、航空工業(yè)、船舶制造工業(yè),提供了配套專用儀表和設,為我國自己的兩彈一星、氫彈、導彈和艦艇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了國防科委的多項獎勵,時至今日西儀仍承擔著國家重要的軍工任務,近期軍方還投入數(shù)千萬資金用于軍工產(chǎn)品生產(chǎn)線的擴建。
對陜西省西安市而言,它也曾經(jīng)是引以自豪的利稅大戶和科技人文光彩亮麗的城市風景線,特別是對今天作為一帶一路重要城市的西安來說,它還具有重要的國際傳承意義。,西儀本身是東德援建的,凝聚了中德、中歐(共體)傳統(tǒng)友誼;第二,多年來西儀生產(chǎn)的儀表產(chǎn)品、成套裝及技術和服務,遠銷和援助了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四十多個國家,見證了一帶一路,源遠流長的歷史事實,它是凝聚人們情感的紐帶,講好一帶一路故事�?梢越o西安市的文化傳承與未來的發(fā)展帶來長久的后續(xù)動力。
西安儀表廠是我國儀表工業(yè)發(fā)展歷史的活化石,作為新中國的儀表基地,60年代為支援三線建設,向四川儀表總廠派送了大批領導干部和技術人員,同時也是眾多工廠和大學培訓專業(yè)技術人才和教學實踐基地。
以上信息由鎮(zhèn)江銘鼎電儀設備有限公司整理編輯,了解更多卡套接頭信息請訪問http://szts2005.com.cn
|